接觸跑步之後,有些人會問我到底要買哪些東西、哪裡買?
有時候怕買得太多,跑得太少,變成名符其實的「裝備王」
另一方面也怕裝備不夠,即使本來有三分速的實力也變成九分速啊。(好像太誇張了)
以下是我自己淺薄的經驗+詢問前輩們的整理如下,特別希望可以幫助剛接觸跑步,又苦無前輩詢問時有些方向:
(當然如果你有專業教練,或是為了特殊賽事準備的請另當別論,僅獻給跟我ㄧ樣想跑但又想ㄏㄧㄠˊ吱吱又想省荷包的)
上半身:
|
必要程度 |
原因 |
跑衣 |
***** |
適當的跑衣有吸濕排汗的效果,不能太寬鬆,和一般覺得運動就要穿寬鬆的概念不太ㄧ樣。建議可備個兩~三件做替換,如果不想花錢,參加賽事也幾乎都會送。 |
壓縮衣 |
*** |
減緩肌肉晃動,減少能量消耗 |
運動內衣 |
***** |
這…其實無須多做解釋XD 但新買的內衣多少會磨皮膚,建議可以在胸部周圍ㄍㄡˊ多一點凡士林,否則洗澡的時候就有現世報:P |
運動外套 |
**** |
吸濕排汗、防風很重要,熱身時可以穿著;運動完後如果不能馬上換掉乾的衣服,先披一下才不會感冒(之前鐵齒但中了兩次感冒終於買了) |
|
必要程度 |
原因 |
跑褲 |
***** |
有衣就有褲,誰不穿請私我(開玩笑的)(有人會真的私嗎) |
跑鞋 |
***** |
我的第一雙鞋是一般的運動鞋,之後買了跑鞋之後發現超~級~輕,雙腿跟飛起來一樣,當時從6’30’’立馬進步到6’00’’(笑) |
壓力襪 |
**** |
其實我覺得襪子是運動襪(大約1、200就有)、有一點厚度的即可。專門的跑襪一雙動輒4、500以上,錢包會哭T^T |
壓縮褲 |
**** |
壓縮褲跟壓縮衣的原因差不多,但我覺得穿上壓縮褲的神奇程度大過於壓縮衣(當然前提是在一定訓練之後才開始穿)。尤其是跑全馬、山路時更有感,可以跑更久更遠 |
襪套 |
*** |
穿短褲的話可以保暖一些些、一方面也可穩定肌肉,但個人覺得效果不比長跑褲或壓縮褲 |
|
必要程度 |
原因 |
腰包/臂帶 |
***** |
練跑的地點不見得剛好都在自家附近,隨著跑步距離增加,要帶的東西也越來越多,例如:錢、補給、手機等,我喜歡腰包勝過臂帶,畢竟手機有點重量,綁在手上久了還是覺得酸。 |
手握水壺 |
*** |
水是連錢都買不到的時候…另一方面也可以練跑姿(我的手容易擺動過高,因此有陣子都會用手握水壺或手拿寶特瓶(比較不好拿)來控制) |
水袋背包 |
*** |
水是連錢都買不到的時候…如果不習慣手上拿東西,也怕手握水壺的水量不夠時,可考慮用水袋背包。亦可裝輕便的衣物毛巾。另一方面也可當負重訓練。 |
手錶 |
***** |
我自己是跑了半年多,一週都有逼自己練習三次以上,加上抽到東京馬拉松,才狠下心去買。(媽,我的手指呢) |
墨鏡 |
** |
當然就是遮陽還有跑太快的話擋風沙用的XDD |
手套 |
* |
禦寒用的,記住,不是一般手套都可以,也是要運動用的吸濕排汗型 |
頭巾 |
*** |
可以固定亂髮,有時候頭髮黏在額頭上或臉上很不舒服,如果捨不得當光頭,就只好靠頭巾了。也有人綁在手上當擦汗巾,或是冬天套在脖子上當禦寒用,一兼二顧。個人愛Buff~ |
髮帶 |
* |
一般運動品牌都有出,可是我覺得好容易鬆掉、跑一跑就不見惹QQ好像只適合戴好拍照然後丟掉XD |
藍芽耳機 |
*** |
一個人慢跑的時候配音樂剛好。 |
其他:
|
必要程度 |
原因 |
滾筒 |
***** |
跑完放鬆肌肉的聖品啊~有時候自己拉筋不見得完全,甚至拉完還是覺得緊緊的,這時候就需要滾筒處理處理(色員外上身) |
凡士林 |
***** |
怕「燒檔」的可以塗在該逼處(羞),女生就是大力抹在胸部和腋下附近 |
能量補給 |
***** |
我個人是半馬會吃兩包、全馬五包左右,能量補給也分賽前、賽中、賽後、顆粒狀、膠狀等。不見得所有比賽或練習時旁邊都剛好有吃的喝的,適當的補充能量才不會跑一跑暈倒嘿~ |
衣保袋 |
**** |
防水的$200,不防水的$100,大型的賽事都會要求用路跑協會提供的衣保袋,少部分地方賽事則無要求,有些賽事會送,如果不買,可以用借的或是挑賽事參加。 |
輕便雨衣 |
*** |
如遇賽事下雨或天氣寒冷,身體熱開前防風又防雨又便宜又實惠丟了也不可惜的好東西 |
肌貼 |
* |
位置貼對的話聽說是可以幫助跑快些,但貼錯……反效果喔XDD |
購買地點:各大運動品牌/迪卡儂(聽說CP很高)/賽事贈送
(以上說明若有不盡之處,歡迎補充~~)
結論:跑42K前,請先花42K(誤)(閃八展)
~如果咱們的頻率一樣,可以給我個讚讚鼓勵一下(網美式嘟嘴)
或是留個言跟我互動一下嘛,然後再追蹤一下IG(要求很多)(好囉唆)~
跑跑跑系列